过去四十年间,我国制造业得益于资源成本优势、人口红利及开放政策,书写了举世瞩目的增长传奇。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红利效应的衰减、国内外政经格局和产业分工的改变对我国制造业的固有发展模式带来了一定冲击,但伴随云原生、物联网、AI、传感器等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国产工业软件的不断进化,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依旧势不可挡。
在国家层面,建设制造强国成为当下紧抓的战略机遇;在企业层面,深度应用数字技术的制造企业将赢得显著的竞争优势。但面对数字化时代产业链、价值链、基础科学、乃至底层方法论的颠覆性变革,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道路依旧任重道远。
该报告旨在探讨制造业身处数字化变革,将如何有效面对颠覆固有创新发展模式和应对激烈跨界竞争的严峻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业务创新实施以数字化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嵌套组织架构与文化管理的转型路径,并思考、探索实施该路径的有效抓手,为处在数字化变革中的制造业领导者、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制造业企业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战略愿景。
目录:
1.悄然生变的产业底层方法论
2.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诊断
3.制造业不可或缺的数字化举措
4.相互嵌套的组织与文化管理
主要观察发现:
1.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经济体系的主导产业由机械、机电产业逐步发展到信息产业,其基础科学、产业链、价值链、产业发展逻辑和底层方法论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技术战略、组织发展到外部生态,新时代的产业发展都彰显出新方法论的底层思想内涵。
2.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仍处于全球第三阵列,整体处于由“数字化”向“网络化”过渡阶段,产业科技创新转型是我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进而走向“智能化”的关键。
3.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过程,以提升产品和服务模式的持续创新能力为最终导向。在这一进程中,制造业企业应重点实施重构IT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平台、探索服务型制造、以及落实数字化管理等举措。
4.数字化能力根植于企业组织架构,人才培养是组织数字化转型的基石,制造业企业亟需培养兼具设计思维、业务场景和ICT专业能力的T字型复合人才,精准定位数字化岗位职责与能力要求、打造与业务发展模式相匹配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精彩图片
-
2021年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817 2022-02-25 16:33:03
-
工业互联网的内涵与外延
733 2022-04-18 10:53:25
-
模具CAD/CAM系统的构成
688 2019-10-17 10:50:29
-
未来十年全球经济五大发展趋势展望
682 2021-02-03 10:14:47
-
【工信论坛】建设智能工厂 推进智能方案落地
645 2022-02-23 11:06:25
-
2020财富世界500强工控企业,中日占据半壁河山
630 2020-08-17 15:53:12
-
没有数据采集,工业互联网将是无源之水
623 2022-02-08 14:38:12
-
未来工厂的五大属性!
614 2022-05-11 16:25:15